义乌股票配资 俄乌之战俄军的拉胯表现,戳穿了苏联重工业发达的泡泡
苏联重工业发达是我们互联网上流传已久的说法义乌股票配资,俄罗斯继承的是苏联家底,也一向被认为是个重工业发达的国家。
但这只是种一厢情愿的想法,说个比较残酷的现实,
俄乌之战俄军的表现,戳穿了苏联重工业发达的泡泡。
从历史上理一下。
沙俄是一个资本主义未能发展起来的落后的农业国,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非常落后。初中的历史课本上,对沙俄的国力评价普遍不高,评价为“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”、“落后国家”、“二流农业国”,丘吉尔也评价说是“斯大林接手前俄国人只有木犁”。
不过,当前黄金市场似乎不同过往。美国难以消除的通胀风险使得美联储言论越发鹰派(强势),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不断推迟,对加息押注不断上升。这也导致美元走强,黄金承压,市场出现不少 “套现离场”、“落袋为安”的心态。
确实如此,一战和内战把俄国打了个稀巴烂,经济濒临崩溃边缘,到1920年,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%。因此苏联立国起,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,尤其是重工业的方针。1928年10月,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,目标是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。
但是,工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需要长期的技术积淀和财富积累,需要社会各方面都发展到一定程度,才能水到渠成。苏联明显不具备这些条件,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,要想在短短的三五年发展为工业国家,谈何容易?
历史就是这么巧合,1929年,美国经济发生大萧条,世界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。西方面对各种堆积如山的物资和设备,发愁如何处理,苏联刚好对这些如饥似渴,恰好它手里又有沙俄留下的巨额黄金。
于是从1929年-1932年,苏联包揽了全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一半之多,其中仅1930年,美国的技术设备出口额就被苏联包下了77.9%。经济危机时期,导致失业人数大增,苏联借此机会,高薪聘请大量的西方专家和技术人员,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技术支持。
这样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搞下来,苏联的工业化确实有了极大的发展。但是这并不能理解为自力更生的奇迹,它是依靠本国积累资金换取外国技术沉淀,也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工农业剪刀差,出口粮食换取外汇,再引进西方设备、人才和技术的一个过程。这一点,斯大林也都是承认的。
比如说,一五计划最大的几个成就,三大钢铁厂、三大汽车厂、四大拖拉机厂,都是依靠西方国家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建起来的。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,雇用美国技术专家,于1933年建成的。
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,再拆运至苏联组装,而在此之前,苏联是没有拖拉机制造业的。其他产业也是如此,旧产业用西方设备和技术改造幻雪,新产业从头建立。
当然,进口技术、设备、人才并不丢人,也不能否认苏联计划经济的巨大执行力。问题是斯大林时代以后,苏联并没能摆脱对西方的依赖。
二战以后,苏联发现了新的出口创汇项目,就是石油,到60年代末期,借助第四次中东战争,苏联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,带来了巨额外汇。本来苏联利用这波红利,踏踏实实消化吸收先进技术,走自主研发的道路,是有可能的。
但是手握滚滚而来的石油收入,苏联人并不想这么干,70年代,它以320亿卢布的代价,从西方引进了2000个重要工业项目的成套设备。包括从西德引进的生产轧材的奥斯科尔电力冶金联合企业,美国为主德法日为辅一起援建的苏联“最现代化汽车制造业橱窗”的卡马汽车厂、用芬兰技术和设备建设的炼铜厂和炼镍厂等等。
还是同样的配方,重金买来的先进设备,配上苏联式管理,一样得歇菜。1978年,苏联200多个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,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只占50%多一点。
1979年,仅仅由于没有计划任务,苏联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基本生产单位中的停工就达5.9万台时,每年因质量低劣需要报废或降价处理的工业产品,达到15-20%。
繁琐的行政环节,更是带来严重的效率和浪费问题。举例说,苏联工厂批准一项新设计、新技术,平均得10-12个领导签字,还要再经过标准化部门及下属技术机构约30道签署手续。
根据纪洪江《苏联机械工业的发展及问题》所言:
苏联有个“机床制造和工具工业部”,每年光是花在批准技术方面的人力和时间就要35万个工时,有40%的最熟练的设计人员得脱离自己的设计工作去从事繁琐的审批。又有谁还有那么大的动力去推广和尝试新的技术呢?
苏联的工业模式是粗放型的,不注重科技,还停留在只注意完成数量,不注重质量的二战思维。导致的结果,就是以巨大的人力,惊人的浪费和极低的效率去生产工艺、合格率远不如西方的产品。
说到底,在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面前,苏联经济的产物是不具备竞争力的,例如苏联的飞机发动机大修时间是300小时,同期美帝800小时。所以苏联的民航客机,在国际市场早就玩不下去了,你看现在还有几个国家在用。
唯一的特例或许是军工,因为军工不得不面对竞争,那是要拿到战场上去真刀真枪检验的。苏制武器是我们许多人得出苏联重工业强大的原因,但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,这也只是一个假象。
一个例子是米格25战机,其问世以后,以超快的速度、飞行高度等等创下多项世界记录,让西方觉得特别神秘。美国国防部长谈到这种飞机时曾说:
“它可能会引起西方武器装备和战略的根本改变。”
但是1976年,米格-25的神话被打碎了。苏联飞行员别连克驾驶米格-25叛逃,美国进行研究后,发现这种神秘战机的机体竟然是用不锈钢制造的,而不是他们一直认为的钛合金。更令他们震惊的,是米格25的航电设备大规模采用的是电子管,导致体积和功率巨大。后来军迷圈里就有了米格25的雷达能在一公里之外烤熟一只鸡的笑话。
之前美国人还以为苏联掌握了天顶星技术,研制出了超级战机,这个结果让他们大松了一口气,也揭示了苏制武器色厉内荏的特点。
经过那么多次实战检验,或许只有AK等少数轻武器算是真正的硬通货,其他涉及到高技术的苏制武器,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表现不佳,已经被多次证明。事实上如果不考虑价格等因素,主动选择苏制武器的国家一定寥寥无几,不信你问伊朗,如果给它米格-29和F-16选,它选哪样?
既然工业全方位落后于西方,那苏联是怎么跟美国争霸几十年的呢?
主要靠的是不计成本的军费支出,以数量取胜,以气势唬人。
比如当时看来很震撼的81军演,钢铁洪流大秀肌肉,其实是心虚的表现。苏联历年来在国防军工开支占比上大幅高于美国,但它的军力始终没能超越美国。十年后,美军砍瓜切菜般收拾伊拉克,就轮到苏联傻眼了。
另外一点靠的是所谓的战略欺骗,说直白点就是忽悠。
比如上面说到的米格-25,一直处于极端保密状态,就是怕被看穿。再如赫鲁晓夫敢在全国没几枚远程导弹时,就装作有数不清的远程导弹,红场阅兵拿导弹模型出来忽悠,派战略轰炸机在天上转圈飞,还跟尼克松说我们生产导弹跟生产香肠一样。
事实就是苏联各项工业都不咋样,他们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上基本没有创新,而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基于电子工业基础的。因为电子技术的落后,导致所有重工业落后,自动化控制不行,冶金,化工,航空,汽车都不行。你可以说苏联是工业大国,不能说是工业强国,只是军事工业的特殊性看着他的重工业貌似强大。
那么问题来了,俄罗斯重工业承接的就是这么个盘子,你说他能强大到哪里去?
最新鲜热乎的例子,要算近几天的俄军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被击落的消息。之前俄罗斯一直强调这种导弹可以轻易穿过美国的反导系统,是不可能被拦截的,从而营造出自己具有无敌力量的形象。现在看来,这种宣传又是虚张声势。
俄罗斯在重工业方面,包括军工,和三十年前相比,并没有什么飞跃,基本就是在吃老本。你可以对比一下苏联解体以前和现在的俄罗斯,在很多方面非但没有进步,而且还退步严重。
从产业结构角度去看,能更容易地理解俄军表现拉胯的原因。2022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,一家俄罗斯公司都没有,而中国有8家;2020年全球最大的50家化工企业,俄罗斯一样挂蛋,中国有6家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义乌股票配资,就算撇开这些看现象,俄罗斯士兵从乌克兰撤退的时候,军车上拉的都是洗衣机,这是一个工业国能干出来的事?
美国苏联重工业苏联俄罗斯重工业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当前网址:http://www.dzjls.cn/shipangupiaopeizijiaoyi/230373.html
tag:义乌股票配资,俄乌,之战,俄军,拉胯,表现
- 发表评论 (146人查看,0条评论)
-
- 最新评论